“蛟龙号”首次搭载外国科学家下潜作业
新华社“深海一号”8月19日电(记者王聿昊)19日,蛟龙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潜航员傅文韬、首次赵晟娅以及来自哥伦比亚的搭载j9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外国第2潜次作业,这是科学“蛟龙号”首次搭载外国科学家下潜作业。
8月19日,蛟龙号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与“蛟龙号”合影。首次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据傅文韬介绍,搭载当天的外国下潜在西太平洋海域一座尚未正式命名的海山山坡进行,重点对底栖生物和水体环境进行调查,科学观察拍摄了海底生物分布情况,家下采集到多个品种的潜作海参、海绵、蛟龙号j9冷水珊瑚以及底层海水、沉积物等样品。当日最大下潜深度为3333米,水下作业约6个小时。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完成下潜后,接受潜航员赵晟娅的泼水庆祝。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右)完成下潜后,与孟加拉国科学家阿卜杜勒·卡里姆在船上实验室交流深海生物样品采集情况。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从事海洋生态保护研究的安德烈斯说,此次下潜是他最宝贵的人生经历,船上各个团队的成员都给予他大力支持。“中国的潜航员不仅精通潜水器驾驶,还是海洋生物专家,他们带领我辨认了很多海底生物,采集到长度近半米的海参等代表性样品,我们高效完成了科学目标。”
本航次境外首席科学家、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邱建文表示,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是中外科学家携手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宝贵机会。大家来自不同国家,擅长海洋生物、地质、生态等不同领域,但都在交流互鉴中推动了彼此的研究。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准备进舱,参与“蛟龙号”下潜作业。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左)完成下潜后,与中国科学家在船上实验室处理下潜采集到的深海生物样品。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大洋事务局组织,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实施。中外科学家计划在西太平洋海域借助“蛟龙号”进行18次下潜作业,围绕海山这一深海典型生态系统和环境开展调查。
- ·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延长至7月5日
- ·进度更新!梅龙高铁全线最长隧道掘进过半
- ·没见过!这是“智慧”新教室!东中“新中考标准实验室”来了→
- ·送凉茶、赠设备…市个私协党委所属党支部向“疫”线捐赠爱心物资
- ·中超联赛:广东两队一胜一负,“上海德比”平局收场
- ·梅州新匠头狼捧起冠军杯!广东省室内五人制足球锦标赛(成人组)收官
- ·中秋夜,月亮看得见!
- ·出行关注!9月7日至8日,G25天汕高速这个路段的临时交通管制取消
- ·东部战区圆满完成联合演训各项任务
- ·梅州市林业局召开2022年全市森林督查工作推进会:压实整改责任 确保取得实效
- ·2021年度广东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结果公布,嘉元科技获评优秀!
- ·梅州企业嘉元科技榜上有名!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拟命名名单公布
- ·中方就美进一步加征50%关税追加提起诉讼
- ·助力梅州柚等农产品“出山进城”!梅州多部门联合向邮政、快递企业发出倡议→
- ·没见过!这是“智慧”新教室!东中“新中考标准实验室”来了→
- ·梅城月饼花样“出圈”!快看商家们为你准备了多少惊喜→